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東華華文舊站
東華華文系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大學校園巡禮/從知識殿堂走進山風海雨
【聯合報╱須文蔚】
2011.05.12 03:37 am

把美好的七星潭還給大眾
有一天,華文文學系的吳明益老師帶著一台相機、三個鏡頭、一套乾衣褲、營養口糧、望遠鏡、單人露宿帳與吹氣睡墊,從東華大學出發,徒步沿著台十一線,穿過海岸線,銜接上台九線,隻身一個人慢慢走過蘇花公路,打算走回台北。

他經常如此步行,絕對不是浪漫的散步,而是艱辛、素樸與揮汗的行走。唯有步行,平日熟悉的風景才會更細緻地進入眼簾,也才能放大感受,體會蝴蝶、水鳥、溪流與海岸依存的關係,以及看清楚各種政府、企業不當開發的不義與傷害。當花蓮縣政府打算進行七星潭開發,把原本開放的海岸風景劃歸私人的度假村,他執筆寫下〈自然美景豈能獨占?〉,投書報社,召喚了許多青年學子一起抗議,終於把美好的七星潭還給大眾。



吳明益那次的步行,在立霧溪口遇見大雨,到蘇澳後,因為昔日騎單車的腿傷復發而中斷。關於道路的故事,原住民語言傳播系的董克景老師溯著立霧溪,繼續說下去。



典藏東西橫貫公路築路人身影



花了兩年的時間,董克景帶著學生,經常要驅車到天祥以後,再往上行八公里,攀升到海拔917公尺,到西寶國小,協助小學周邊的住戶,以及中橫觀光休閒發展促進會,一起拍攝一部名為《山路西寶人》的紀錄片,用嚴謹、正式,而且具有美感的影像記錄手法,把五十年前東西橫貫公路築路人的身影,有尊嚴地典藏起來。



這一批築路人的故事,塵封了五十年,當年帶著繩索、鑿子、鐵槌與炸藥,用血肉與山壁搏鬥,因公殉難的築路人就有兩百多位。在董克景的團隊走訪下,找到倖存下來,後來在花蓮落地生根的老榮民近二十位,當中年事最高的已經一○四歲,最年輕的也接近八十歲。攝影團隊一一細心訪談,原始的影帶拍攝了有十幾卷,讓這些老人家說出當年生活的艱難,他們不懂政治,安分地走進一個沒有敵人,但是天地更為無情的戰場。對照他們的談話,更可以發現這批純樸的士兵,一直都是那麼單純地相信國家,縱使有人遇到壞長官,伙食與薪水甚至遭到苛扣,過著清寒的生活,依舊刻苦地活了下來,講起老總統、蔣夫人和經國先生,依舊是充滿感念。



新故鄉論述

這些貧窮、弱勢以及從來沒有媒體關注的老人,因為董克景的紀錄片,昂首走進了台灣的歷史中。可是一部紀錄片不夠,花蓮有太多的歷史、人文需要交給下一代,傳承下去。在花蓮出生、啟蒙、成長的吳冠宏,拿到台大的博士後,放棄了在台北的教職,毅然加入東華中國語文學系的陣容。



吳冠宏的成長紀錄,可以說「有圖為證」。在花蓮靜思堂的展館中,一張四十多年前證嚴法師修行小屋的照片裡,就有小吳冠宏在門前嬉戲的身影。由於母親投身慈善事業,吳冠宏從小耳濡目染,對花蓮各階層的生活與文化多有接觸。當他擔任通識中心主任後,就積極推動「後山人文專題講座」,邀請顏崑陽、康培德、陳鴻圖、賴芳伶、黃憲作、王文進、廖鴻基、陳黎、黃榮燉、楊鈞弼、林興華等講者,從文學、歷史、社區營造與生態等不同的角度,讓東部不再是學生口中抽象的「空間」,而是他們居住、參與甚至可以改造的「地方」,自然在增進了認同感之後,後山不再是專屬於出生在花蓮孩子的故鄉,凡是打造學生精神生命與情感生命的心靈故鄉,又何嘗不是「新故鄉」?



吳冠宏的新故鄉論述打動了賴芳伶,她帶領了一批年輕的國文老師編寫了《山海書──宜花東文學選輯I》一書,選錄了宜蘭作家黃春明的〈打蒼蠅〉、簡媜的〈雨神眷顧的平原〉;花蓮作家王禎和的〈香格里拉〉、楊牧的〈他們的世界〉與〈瓶中稿〉、陳黎的〈想像花蓮〉、陳列的〈我的太魯閣〉、顏崑陽的〈文學心眼中的花蓮〉、王文進的〈螢火蟲是青春的驚嘆號〉、吳鳴的〈過了木瓜溪,就是鯉魚尾〉,和廖鴻基的〈斷崖〉、吳明益的〈柴薪流下七腳川〉;台東作家吳當的〈信任土地,就看見希望之光──農夫雕刻家初光復執著的藝術生命〉,及原住民作家夏曼.藍波安的〈樹靈與耆老〉、田雅各的〈蘭嶼行醫記〉等。希望學生能藉由閱讀穿梭古今,俯視歲月在宜花東的流動,體察人們在後山歡喜、愛戀、悲傷與哀嘆的種種故事,反覆遊走在太平洋的左岸。



為民宿「企業健診」



藉由講座與文學的閱讀,東華的學生不再覺得自己是遊客,應當和住民一起成長,參與社區的大小事。企管系主任褚志鵬就帶領了一批學生,到吉安為民宿「健康檢查」。



褚志鵬總覺得學生應當學以致用,不過企業管理的個案研究卻很難找到長期合作的對象。花蓮近年來觀光熱,光是吉安一地,民宿多達746家以上,許多業者都有精采的網頁,也各自有不同的經營策略,總是希望能夠擴張電子商務的版圖,增進服務的品質,於是他提議到民宿進行「企業健診」,很快就受到民宿業者的歡迎。



於是一批企管研究所的學生每周到民宿報到,花三到四個小時實地觀察,當民宿的顧問,從學理的角度觀察民宿的行銷跟管理,提出可以改進的策略,同時引進外界資源,如中國生產力中心或教育部數位機會中心,進一步打造吉安優質民宿的群聚產業。



社區口述歷史



同樣協助社區打造出觀光景點的陳進金,他是歷史系的老師,默默以「口述歷史」的專長,進行了一連串「鳳林校長夢工廠口述訪問」,而這些珍貴的歷史材料見證了客家社區重視教育的成果,地方上有「美濃出博士,鳳林出校長」的俗諺,透露出些許驕傲與得意。由於有史料的支持,鳳林鎮公所和地方人士一起努力把日據時期興建的「鳳林支廳長官官舍」改建為「校長夢工廠」,傳承優美的學風。



現在許多遊客到鳳林鎮,都不免深感驚訝,這一個人口一萬兩千多人的小鎮,竟然造就出超過一百位的校長,這個教育奇蹟是如何締造的?來到「校長夢工廠」,仔細批閱陳進金的歷史研究,其中鑑照出鳳林人「晴耕雨讀」的精神,從張七郎創辦鳳林初中開始,積極培養子弟考取花蓮師範學校,鳳林的校長與老師相互砥礪與提攜,成就出一批一批教育界的菁英。



陳進金的腳步沒有停歇,他最近帶領了八十名學生,繼續往縱谷之南推進,來到瑞穗的富源社區,為這個最早在花蓮推動社區營造的村落,進行口述歷史。他們訪問社區幹部及長輩,記錄這個過去叫作「拔仔庄」的社區,是如何透過阿嬤的素人繪畫班、植物染工坊、農村再生、社區健康九九、深耕社區發展、城隍文化祭、鼓王爭霸以及文化資產的守護網等歷程,一步步成為文建會的「傑出社造團隊」。



帶動偏鄉孩子閱讀、寫作、攝影

一群和我、許子漢和魏貽君老師合作,先後在水璉、壽豐、靜浦、北埔、志學、達蘭埠、卓溪各個偏鄉服務的大學資訊志工,也曾在鳳林與拔仔庄奉獻心力。這一群以「編輯採訪社」為主的同學,號召全校有熱血帶動偏鄉孩子閱讀、寫作與攝影的大學生,一屆傳承一屆,投身社區資訊教育的工作,一轉眼也有六個年頭了。他們以層出不窮的創意,帶領孩子們架設部落格,記錄社區的文史、生態與觀光資訊;或是利用簡易的數位設備,指導孩子們製作廣播節目或是紀錄短片,讓社區的故事在教育廣播電台或是網路上流傳。



上個星期「編輯採訪社」的社長欣芸興奮地拿出了四張草圖給我看,一張接起一張,拼貼出布農族散居的卓溪鄉,串連起社區的文化觀光全貌。原來他們希望出版一份卓溪的文化觀光地圖,讓背包客或是自行車的旅人能夠按圖索驥,走進位於花蓮西南方的美麗鄉鎮。



過去我深深為傅斯年說過的一句話著迷:「我們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。」我們期許大學之所以為大,不僅僅因為有一群卓越的知識分子精於書齋中寫作論文,不僅僅是有一群盡責的教師在課堂上聲嘶力竭地傳道、授業與解惑。在東華的歲月中,我更清楚體會出,傅斯年期待大學的師生們如行星一般,以大學為軸心,繞行、俯視或投身在周邊的社區,奉獻心力、知識與技能到社區,更汲取源源不絕來自於民間的智慧與文化,回饋到大學中。



東華大學迷人之處,絕對不在於這一方土會「黏人」,而在於有許許多多動人的老師與同學,從知識的殿堂走進山風海雨中,以大學為區域的生活實驗、文化創意與產業創新平台,說出花蓮精采的故事,也展示出大學的嶄新價值。



(作者:須文蔚/1966年生,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)

參考連結:http://udn.com/NEWS/READING/X5/6330901.shtml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