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東華華文舊站
東華華文系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〈我到東華講楊牧的編事〉/李瑞騰

 

 

 

 

文章來源請見 〈人間福報 副刊

 -- 2015.03.25

 
文/李瑞騰
 
 
       有企業家捐款給東華大學設了一個楊牧講座,邀我的是華文系,我因此準備了兩個題目,一個是「世界華文文學的『區域』思考」,一個是「楊牧編輯史略」,前者是我長期的思考,我已在本專欄寫過一篇同名短文,這裡就不說了;後者純是為講座命題,我自認有很深的用意,值得和讀者分享。
 
       楊牧詩文雙美,在當今台灣乃至世界華文文壇,早有定評,他的詩既現代又古典,散文亦雄亦秀,既山川壯麗,又有風有雨。作家楊牧從花蓮到台北、台中,然後到美國,足之所履,自然也就牽繫著台灣和世界,織句裁章,一方錦繡亦如汪洋大海,或動或靜,我們都可觀瀾而索源。
 
       楊牧不只是創作者,他是比較文學博士,是一位長年在大學從事教學的老師,他出身外文系,有西洋文學背景,於莎士比亞、英美現代詩歌,都有鑽研;但楊牧赴美後,研讀詩經、楚辭、陸機文賦、唐詩,且著有專書;於現當代中文文學的發展脈絡,能宏觀,亦能微視。中與外,古與今,楊牧合一爐而治之。
 
       創作、教學、研究等,都是從自身內在涵養出發的生命之表現,楊牧的表現都可圈可點,各有其影響的面向;但我們看一個人的價值,應有其他的面向,尤其是公共事務,要全方位看楊牧,不能忽略他在學術行政與編輯事務上的貢獻。
 
       關於前者,單看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之籌設和東華大學文學院之經營,即可覘其梗概。這方面我了解不夠深入,將來自有人可以述評,惟對於編事,我有一些觀察,應該可以提供給華文系的朋友參考。
 
       我首先談「編事與編學」:編輯是一件事,可以建構成一門具體系的知識,可以學可以教,我長期兼業編輯,曾在南華大學初設時的出版學研究所開過「編輯學」課程,始終認為編輯是訊息與知識傳播的最關鍵的環節,從文學角度來看,所有一切創作文本必須經由編輯成媒介而後得以傳播,媒介多元,各自有其所能發揮的功能,編者的學養、心胸、識見等,在其中都會產生作用,而最終能否生成典律,長久產生影響,除了機緣,也必與編者有關。
 
       楊牧的父親經營印刷場,遠在中學時代,在家鄉花蓮,他跟著學長寫詩、編詩刊、跑報館,這樣的起步,似乎就註定他的一生都將與文字印刷有關;我從書房把所有和楊牧有關的書籍和期刊找出來,編成一張〈楊牧編輯年表〉。我想起曾探討過張默之編詩,也曾和我的研究生盧柏儒合寫過〈一代名編王慶麟〉,柏儒最終也完成他的博士論文《瘂弦編輯行為之研究》,相互參證,我因之而確定楊牧是編輯家,他的編輯行為值得放大特寫。
 
       因是一場演講,我把重點放在一九七○年代楊牧曾編過的《現代文學》第四十六期的「現代詩回顧專號」,和志文出版社「新潮叢書」,並簡單談了一九八○年代在洪範書店所編的散文選、詩選和多本五四以降的專家詩文選,也提醒聽眾注意楊牧如何編與重編自己的作品集。
 
        楊牧總有專論,也清楚交代他的編法。他在傳播文學和生成典律上貢獻很大。
 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