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東華華文舊站
東華華文系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0409 【閱讀時光】放映暨映後座談∣鄭文堂導演X楊翠教授
經典文學是好幾個世代的共同回憶,文化部鼓勵全民閱讀,特別邀請王小棣導演籌拍《閱讀時光》系列高畫質戲劇影片,透過影像為文學發聲;包括文學前輩楊逵《送報伕》在內的十部雋永經典文學,透過各具風格的影像敘事,重現於螢光幕上,值得各界期待。
文學是創作的源頭,《閱讀時光》的導演、主角都是閱讀大使,用戲劇方式勾引民眾對文學的好奇,進而回過頭把經典原著找來仔細閱讀。《閱讀時光》每部作品都不容錯過,感謝所有參與製作演出劇組成員的用心努力,為百年來的臺灣文學留下美麗身影。
── 文化部
 
 
【閱讀時光】活動資訊
時間:2015年4月9日19:00 - 21:00(18:30開放入場
地點: 人社一館第一講堂
播放影片:送報伕、蛾
座談人:鄭文堂導演X楊翠教授
 
 
      影片簡介∣送報伕
原著作家:楊逵       導演:鄭文堂 
編劇:鄭文堂          記錄片導演:鄭文堂
主要演員:龔昱安、井出直樹、大西由希也、潘親御
 
故事大綱
台灣年輕人楊君,來到東京發展。當時的東京正值高失業人口時期,然而楊君看似幸運地找了一份送報的工作,沒想到伴隨而來的卻是.....
 
作者自序
《送報伕》的故事底本,是楊逵以自己的生命經驗為基底所寫成,更是日治時期台灣殖民地人民的共同心聲。
《送報伕》既是作者楊逵的人生寫照,也是一則具有普世性意義的寓言。小說所訴說的,是弱勢者被壓迫、被剝削,而又團結奮起,爭取自身權益的故事。即使已經進入21世紀,然而,弱勢者在暗黑角落中掙扎,只為了爭取最起碼的生存權的事件,在現實台灣、在世界各地,都還持續發生。
因此,《送報伕》以電影的形式問世,具有歷史的、現實的、藝術的多重意意義。《送報伕》的電影演繹,既是一個跨媒介的藝術對話,同時,也開啟了弱勢者跨時空對話的平台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─楊逵孫女/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系-楊翠女士
 
 
 
       影片簡介∣
原著作家:張惠菁    導演:鄭文堂
編劇:鄭宜農           紀錄片導演:鄭文堂
主要演員:鍾瑶、葉星辰、高英軒、鍾承翰
 
故事大綱
米索,三十五歲,鱗翅目科昆蟲學家,並不認為自己會老。
她二十五歲那年,曾和某個人以不可知的形式看見彼此的生命,彷彿她們懷胎十月生下彼此,分享並同時擁有著彼此的現在。如同魔咒,讓世界因彼此的凝視化作一幢群蟲飛舞的宅院,一如開放的繭,一個生態系。
而當這段關係驟然停止在一通對方未能開口的來電,伴隨著最後一縷香氣,讓她胃裡豢養的蛾騷動著的,竟是那樣幸福甜膩的一絲血腥。
 
作者自序
寫完《末日早晨》之後,時間已經過去十多年。有時不敢相信這期間快轉的人世經歷,當初一些戒慎,小心,珍而重之的情感,大多由重變輕。
〈蛾〉寫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懸念像從看不見的角落裡,不斷傳來撲翅的聲音。小說中有一個矛盾的心靈:既眷戀老房子空間給五感落下的條件,又渴望拆除一切後白茫茫大地的——乾淨。牆,限制,看得見的關係,看不見的蛾,它對空氣小小的擾動,它對時間偷偷的違背。在這些當中,是一切界限終將消泯的預感。
預感果然實現,蛾自角落飛出。十多年都只是它一撲翅的瞬間。
           --張惠菁

 

※本演講可計入學生學習時數,聽講學生請攜帶學生證於演講後刷卡。 
    華文系歡迎您踴躍聽講。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