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!
東華華文舊站
東華華文系

Recent

數據載入中...
《共和流光》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題名:共和流光
作者:廖宏霖等作
ISBN:978-986-91270-0-4 NT
出版項:花蓮縣壽豐鄉 : 花縣共和永續發展協會, 2014.11.
 
 
 
 
系上學生歷經半年時間融入共和村與居民閒談、參與當地節慶活動,實地踏查、密集訪問、記錄,再以報導文學的形式,與社區夥伴一起完成《共和流光》專書。
 
 
 
 
序〈以報導讓咫尺不再天涯〉 -- 須文蔚 /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‧系主任
 
 
 
    來到東華已經第十五個年頭,校園裡還有不少同學和同事答不出來:「花蓮有幾個鄉鎮?」
 
    難度更高的問題恐怕是:「在志學村周邊的村莊有那些?」
 
    大學城作為一個地理空間,表面上發達了農村,也築起了一座無形的城池,大學裡的師生就過著桃花源般的生活,雖然有網路新聞,不至於無知於今是何世,與外人間隔,實無二致。
 
 
 
    記得剛到東華時,有一群經歷過早年校園建設的同學,偷偷給東華取了個「早蔗田」大學的稱號,遙遙呼應日本的名校「早稻田」。原因無他,學生們腳踏的土地,從明治32年(1899年)開始,在日人賀田金三郎所主持的「賀田組」運作下,很長的歲月都種植甘蔗。
 
早蔗田的形象沒能廣為傳布,周邊的共和村、吳全村與豐裡村的風土與故事,雖然近在咫尺,實則遙若天涯。當2014春天我打算在華文文學系創作組開設「報導文學創作」課程時,就決定讓全班同學出個任務,採訪共和村,用紀實書寫,讓「最遙遠的距離」就此消失。
 
正如Bazerman所說:「寫作乃是一種社會行為(social action)。」寫作必然是一種溝通性行動,是作者與讀者共享訊息、思考與理念的方法。因此在報導文學創作教學課程設計中,要求同學一起企畫編輯、蒐集資料、田野採訪、攝影記錄乃至於洽談出版等真實任務的賦予,絕對會讓每位寫手在書寫時,更有讀者意識,也更能貼近生活。記得我把這個課程計畫和黃春明老師分享時,他很精神地說:「對!就是要讓作家到生活中!」
 
於是我們一群人走近沈從文說的那本「大書」中,透過從原住民文化、日治時期糖業開發、戰後退伍軍人農墾、當代農業土地政策乃至新住民與商業進入社區等角度,立體地呈現一座小村莊,豐富與動人的故事。
 
在寫作的過程中,日本東京大學的漢學家山口守(やまぐち まもる)和我一起到共和村的經驗,最讓人難忘。他細細指出,在建築物與墓碑上出現的五三桐花紋,是豐臣秀吉的家徽,可以說明此處移民與大阪之間文化的關係。並且再三感嘆:「沒想到過去在日本當代文學中所讀到的移民村,竟然會有機會踏進,踏進日本文化影響過的歷史空間。」他作為一個無政府主義者,說出對軍國主義的厭惡,以人道的悲憫審視太平洋戰爭中,遺留在異鄉的日人墓塚。更讓我相信,共和村是一個有故事的村落。
 
我們可以從歷史材料中,窺見原住民與日人開發糖業的往事,但來不及書寫的反而是二次大戰後,共和村作為農墾區的種種辛酸血淚。感謝王新雨、王博瀛先生以及共和村的朋友們,先前進行了完善的村民口述史調查,為這本書核心的採訪寫作,打好基礎。
 
半年的課程中,我們不斷透過資料蒐集討論、採訪經驗以及書寫模式,反覆思考與辯論,歷史、經濟與社會面的事實資料。同時更反覆辯論,要如何寫出動人的故事?面對許多原本有寫小說經驗的同學,也是花了一番功夫,才能把小說筆法引進報導文學,鮮活人物個性,安排可讀性高的情節。無論如何,本書的作者群能不「文人相輕」,而是相互支援資訊,共同到田野踏查,傾聽故事,和村民成為忘年交,也帶回一則又一則傳奇與動人的故事。
 
在花蓮縣文化局的支持下,從記錄到出版,給予我們這個寫作團隊諸多支持,在此要特別的感謝。助理廖宏霖同時也擔當了本書的企畫編輯,在寫作之餘,還要協調文稿與各項審查,是本書幕後的功臣。
 
本書真正的作者,其實應當是接受採訪的共和村民,在共和村創設新興產業的朋友們,以及即將遷入「安居計畫」的師長們。你們格放出共和流光的每個畫面,我們有機會聆聽與紀錄,才成就這本有眼淚、有夢想以及有溫度的社區故事。
 
希望本書寫作是個起點,我們在蔗田裡栽種的文字,會傳唱在台灣的土地上,讓更多青年作家投身到記錄社區的行列中,透過生活,更看重文學的力道與力量。

 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